167旅游 -专业的旅游资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生活百科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2023(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

时间:2023-03-30 20:19:40 来源: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这首《清明》,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经久传诵。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5日。清明节又称踏清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的欢乐节日。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 ,也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正好是在公历的 4月 4日或 5日。《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岁时百问》中也写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2006年5月20日,经***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认定为法定节假日,一直延续至今。

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最初,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人们熟悉的插柳折柳、吃青团等一系列*俗,跟它还没多大关系。直到唐朝,随着清明影响增大,吸收了上巳节与寒食节的*俗,趋向融合,逐渐形成如今的清明节,寒食节即成为清明的别称,也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俗。

特别说明一下,在古代,与清明日期相近有两个重要节日,一个是寒食节,一个是上巳节,都在农历三月上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两个节日和清明节气基本互不干扰,只是偶尔有一些*俗相似。

关于寒食节,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时代,晋国宫廷发生内乱。晋国太子重耳的同父异母兄弟和后母骊姬想除掉他夺其王位,为了逃避他们的迫害,晋国太子重耳与忠臣介子推等人流亡在外,有一日,他们在山中迷路,粮断援绝。于是介子推割下自己大腿的肉煮成汤解重耳之饥,重耳十分感动。十九年后, 重耳返回晋国,成为一国之君,史称晋文公。当时,他为褒扬群臣辅佐之功,对他们论功行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可当他亲自去请时,介子推已经带着母亲,隐居绵山了。后来,晋文公欲烧山逼介子推出来受赏,结果却意外烧死了介子推和他的母亲。晋文公十分悲痛,为表悼念之情,下令将二人埋在大柳树下,并把绵山改称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登山祭奠。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掐了一些柳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但也有学者考证,寒食节其实源于周代禁火制。古时候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会保存火种。初春天气干燥,一个不小心,存留的火种很容易引发火灾。此时,古人会举行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重新钻燧取火,叫做“改火”。

在禁火与改火之间的时期,人们只能吃冷食,所以叫“寒食节”,后来,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等风俗,据说,这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俗来命名的节日。

上巳节则是农历三月初三,在古代是一个相当盛大的节日。人们会结伴去水边沐浴,称为“祓禊”,《诗》中还记载了少男少女趁“祓除”时相爱的故事。此后,上巳节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大书法家王羲之与朋友们的“兰亭之会”就是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曲水流觞”活动。

清明节都*俗呢?

扫墓祭祖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是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按照*俗,祭扫的顺序是要将墓园打扫干净,是祭祀,一是寄托哀思;二是与先人相感,因为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地得到山川的灵气。按照*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踏青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踏青也叫踏春、探春、寻春、春游。清明前后正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柳临风”的季节,春风和煦,风光满眼。人们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放松身心。

插柳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我们不提倡哦。

牵钩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呐喊,热闹非凡。

放风筝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荡秋千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代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射柳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射柳是一种练*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蹴鞠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武,并列于兵书。

斗鸡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比如唐玄宗就非常喜爱斗鸡。

蚕花会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尤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也是十分热闹。

植树

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自古以来,中国就有清明植树的*惯,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我家那地方,那可是装满了回忆和情感的地方。好多人心里的家乡都是挺复杂的,就像那些在外漂泊的人,对家的感觉有时候清楚,有时候又模糊不清。这种既怀念又有点疏远的矛盾感觉,简直就是大多数人心里的痛

2024-11-10 20:55:37

想看草原的美丽风光,又想体验藏区的独特魅力,那香格里拉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那儿风景多样,玩法特别,不过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小细节。香格里拉以前叫中甸,听起来就挺神秘的。那儿有像小中甸那么宽广的

2024-11-10 20:54:28

近年来,中国人对旅行呈现出高涨的热情,周游世界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人们不再局限于走遍自己的祖国,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渴望去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一、亚洲周边游的热门选择日韩国家成为许多中

2024-11-10 20:52:36

南京好多地方适合亲子去玩,那里藏着超多好玩和惊喜。一提到带娃去南京的游乐场,好多家长心里既高兴又犯难,高兴的是能让孩子开心,犯难的是不知道哪个地方最好。现在就给大家好好说说。欢乐谷可是亲子

2024-11-10 20:51:56

威海到成山头的客运专线已经开通运营了,同时还有景区游玩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打算去游玩的朋友们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威海到成山头现在能坐客运专线了。从2022年7月1日起,新班次开始运营。威海这

2024-11-10 20:50:00

威海到成山头的客运专线已经开通运营了,同时还有景区游玩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打算去游玩的朋友们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威海到成山头现在能坐客运专线了。从2022年7月1日起,新班次开始运营。威海这

2024-11-10 20:35:34

成都,那简直是个藏宝图,到处都是熊猫的身影。记得2013年12月,那只在成都IFS大楼外墙爬来爬去的熊猫,简直太抢眼了!现在,它几乎成了成都的新地标。一提到成都,很多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那只可爱的爬楼熊猫

2024-09-25 10:08:06

近年来,每到冬季,不少的成都人,还有一些北方人,像候鸟一样,来到四川西南角的攀西地区避寒旅居。而这里的西昌、米易、攀枝花三城自然成了热门之地。攀西地区,气候独特,冬暖夏凉。尤其是冬季,温暖如春,艳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如有意见、侵权或投诉建议,请联系邮箱:(24小时内及时处理)

167旅游网 (www.yn167.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020179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