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节的来历和风俗 斗指乙(或太阳黄经达15°)为清明节气,交节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与行清墓祭的好时节。拜清(清明祭祖)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拜清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马来西亚、*等。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全国各地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俗内容上或细节上的差异,各地节日活动虽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共同基本礼俗主题。其他还包括:植树、插柳、斗鸡、射柳、拔河、蹴鞠、放风筝、荡秋千…… 【清明相关诗词】 唐代 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 韩翃 《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代 张继 《闾门即事》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唐代 顾非熊 《长安清明言怀》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唐代 宋之问 《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马上逢寒食,愁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唐代 贾岛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宋代 黄庭坚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宋代 苏轼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宋代 王禹偁《清明》 无花无酒过清明, 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 晓窗分与读书灯。 宋代 程颢 《郊行即事》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宋代 吴惟信 《苏堤清明即事》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代 杨万里 《寒食上冢》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元末明初 高启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明代 王磐 《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