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白我们是要为谁,解决什么问题?分析的结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方案的好坏。那么要如何做好需求分析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需求分析步骤详解1、正确客观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做好需求分析的第一步。 2、根据企业的发展方向去进行市场需求调查。明白企业的发展方向,深入市场需求的实际。了解市场缺乏什么,市场需要什么及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市场调查的重要内容。 3、根据市场需求调查的结果评估企业的生产能力、销售水平。根据第一手市场的调查资料,对照市场的实际需求,冷静评估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现有生产水平以及企业的实际销售水平。 4、从实际出发确定企业计划做的项目。根据来自实际的市场调查资料,确定企业要做的项目。在需求分析书上,重点写此项目的特点、性质、实际意义。 需求分析报告怎么写范文需求分析报告怎么写? 要说这个公司或部门的整体情况,就是他的现状是什么? 了解需求分析的目的,大体上需求分析报告要组织各层面个人员组成分析组,分析在新形势新条件下,需求导向是什么? 需求的量是多少? 需求的方向,需要的范围是哪些?针对这些问题情况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一、需求分析原则设计本质上是我们看待世界的一种思维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我们总要知道,我们要为谁?在什么环境或条件下,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其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到解决方案的好与坏,成或败。 司空图有言:“超以象外,得其圜中”。 意思大概是说,要「越过事物表象,得其核心要义」,即透过现象看本质。亦正如柳冠中老师在演讲中所说:“现象之外才是核心,设计真正的功夫是在设计之外。”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能接触到的只是事物所呈现出来的表面特征,而触发这一结果的原因,或事物背后所隐藏的目的却不那么显而易见,这就需要我们从现象出发,从结果出发,一步步地分析现象,探寻现象背后的原因。 例如:用户要一个杯子,我们就要知道用户想要造杯子背后的目的、原因,是蓄水?饮水?还是送礼? 先谋事,再造物。先确定目标,再寻找路径和方法。 二、需求分析方法那么如何得知用户在谋什么事?如何探知现象背后的原因?现象背后潜藏的目的或动机? 这就需要我们结合用户当时的处境(什么地点?什么时间?),其所扮演的角色,所表现出的行为出发,一步步探寻。 同样拿“我想要一个杯子”举例,在接到这个需求之后,应结合用户当时的处境,分析用户所处的场景、所扮演的角色,所表现出的行为,由此探知到用户需求背后的目的/动机。 1.角色即用户的身份、角色,可以是个体用户,也可以是一个组织团体,如学校、企业、政府部门。 2.场景包含具体的时间、地点。 3.行为即用户具体做了什么事情,比如: 1)个体用户 所做的事情可通过具体的行为、语言表现出来,在前期调研访谈的时候,我们要重点关注用户的行为动作,这是因为个体用户不总是言行一致,有时候其口中所说的可能跟真实情况会有偏差,这并不是用户可以说谎,而是有些时候,用户对自己可能并非十分了解。 2)组织团体,比如企业用户 我们要观察的就应该是群体的行为,他们所做的事情通过具体的业务流程表现出来,为这类用户服务,我们就要与其内部的关键角色多做接触,对企业内部组织架构、业务情况有所了解。 同样拿“我想要一个杯子”举例,在接到这个需求之后,应结合用户当时的处境,分析用户所处的场景、所扮演的角色,所表现出的行为,由此探知到用户需求背后的目的/动机。 三、方案设计经过对特定的角色、场景、行为进行分析后,了解到事情的本质,有了目标,有了动机,我们再进行具体的方案设计。 在“我想要一个杯子”的案例中,基于用户目标的不同,我们的解决方案不尽相同,可以是茶壶、水塘,可以是吸管、勺子…… 很多时候,我们接到一个需求之后,浪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方案设计,忽略了事情背后的目的、原因,导致最终设计结果并不理想。 四、方案评估前面我们发散了那么多方案,要建立合适的分析维度,比如方案的新颖度,产品目标的契合度……筛选出最佳方案,评估维度太少其结果有失精准,太多则消耗时间,尽可能控制在3~5个。 但不管怎么样这个评估维度如何,方案的评估本着一个原则:投入成本要与所产生的收益成正比。 毕竟,企业不是福利院,获取商业利益才是其目的,每个老板都希望用最小的投入成本实现最大化效益。 五、需求分析案例: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用户会告诉我们:我想要一批更快的马。这时候,如果我们直接给用户一匹马,不见得能达到用户预期。这是因为我们忽略用户需求背后的动机,即他为什么“需要一匹更快的马”?他是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是出于什么原因? 在不同场景下、由不同身份角色的人提出,因目标不同,解决方案亦大有不同。 场景1赛马场,决赛前,赛马选手: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 1)目的 赢得比赛。 2)制约因素
3)解决方案
以上仅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在现实竞技中,我们还是要遵循相应的道德规则。 4)经典案例 “田忌赛马”,孙膑即是从比赛策略出发,通过:
在双方马力对比不大的情况下,三局两胜,来帮田忌赢得比赛的。 这个方案,对时间、精力、资金的消耗都最少,效益还是很可观的,不得不佩服我们孙同学的脑袋瓜啊! 场景2偏远地区,通讯员: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 1)目的 更快地传递信息。 2)分析 只要信息能过去,其目的就达到了。 3)解决方案 更快的传输工具,或者通讯设备:
4)方案评估 经过评估,结合技术、人力投入成本与最终所产生的效益,若距离较近,我们的选择可以是弓箭…… 场景3草原等偏远地区,普通人,日常出行:我想要一匹更快的马。 1)目的 节约出行时间。 2)解决方案
六、总结需求分析的过程,实质上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再进行方案设计得出最佳设计方案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接到一个需求之后,浪费了大量时间进行方案设计,忽略了事情背后的目的、原因,导致最终设计结果并不理想。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