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旅游 -专业的旅游资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生活百科

玉猪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什么文化(怎么辨别玉猪龙真假)

时间:2023-03-15 18:05:16 来源:

玉猪龙属于新时代时代的红山文化,红山等地发现的玉器又被称为玉兽玦,被认为是龙最早的雏形,但是由于特殊的外形,外界争议也很大,最后定义出玉猪龙是早期动物的胚胎,而非一种特定的动物,出土的时候发现在其背部有两个圆孔,而且位于死者胸部,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玉猪龙被当成配饰的可能性很大。

玉猪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玉猪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的玉器。

玉猪龙又名玉兽玦。辽宁省凌源市牛河梁出土,距今5500年。它的形状是龙身猪首。高7.2厘米,宽5.2厘米。材质为岫岩软玉,质地细密,硬度较高,呈白色。

红山文化后期,约距今6000~5000年。是辽西地区空前绝后的玉器繁荣时期,在玉器的器型种类和数量上都有飞跃性的进展。
红山等地发现的玉器又被称为玉兽玦,被认为是龙最早的雏形,但是由于特殊的外形,外界争议也很大,最后定义出玉猪龙是早期动物的胚胎,而非一种特定的动物,出土的时候发现在其背部有两个圆孔,而且位于死者胸部,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玉猪龙被当成配饰的可能性很大。

玉竹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什么文化

是玉猪龙,不是玉竹龙,玉猪龙属于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遗产。

玉猪龙的造型为猪首龙身,主要有玦形玉猪龙和C形玉猪龙两种。辽宁省博物馆藏玉猪龙即为玦形玉猪龙,高15.7厘米、宽10.4厘米、厚4.3厘米,为目前已知红山文化玦形玉猪龙中形体最大、形制最为规整的一件。

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了发掘,1954年提出了红山文化的命名,70年代起,在辽西北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及朝阳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发现了近千处遗址。并对松岭山脉及努鲁尔虎山之中的凌源、喀左东山嘴、建平牛河梁遗址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发掘,使红山文化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赤峰市与朝阳市共同签署了《红山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备忘录》宣布将联合对红山文化进行申遗。

红山文化玉龙的造型分为两类

红山文化玉龙造型分为C形玉龙、玉猪龙两类,玉猪龙对商周时期蜷体玉龙的造型产生直接影响,为中华龙的本源。

红山文化玉龙是新石器时代岫玉,呈勾曲形,口闭吻长,鼻端前突,上翘起棱,端面截平,有并排两个鼻孔,颈上有长毛,尾部尖收而上卷,形体酷似甲骨文中的“龙”字。

怎么辨别玉猪龙真假

从以下几个方面判定:

1、玉料:玉猪龙一般采用辽宁岫岩软玉,矿物成分主要为粗细不均结晶状透闪石,玉料偏青或偏浅黄色,也有黄色的,一般硬度在6~6.5,比重2.9~3.1。

一般为蜡状光泽,也有一些呈玻璃光泽。由于粗结晶岫玉的质地较软,内部结晶体构造很粗大,所以很容易染色、上沁。

一般看到的市场上的很多仿红山文化的玉料都被上过色,但是看起来比较自然,皆原因于此。

2、雕工:玉猪龙的雕工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太多的纹饰,一般简单的透雕比较多,多采用打洼工(就是俗称的瓦沟纹),线拉工也很少,纹饰一般都是用玛瑙或石英工具加水和解玉砂磨制而成,所以红山文化玉器一般边缘都是有尖薄刃状之感。

3、器形:玉猪龙一般形制都比较小,器体扁而薄,边缘多成斜坡尖刃状(玉猪龙、C型龙除外),大型器物几乎不见,更无陈设器,现在市面上随处可见的那些红山文化大型人头兽身、粗重厚大的摆件都是现代人所主观臆造的。

4、纹饰:玉猪龙纹饰都比较简单,常用的纹饰就是简单的瓦沟纹或阴刻线,一般用减地阳起的方式表达。

5、沁色:红山文化区域内经考古发掘的墓葬只有石棺墓和土坑墓两种。石棺墓一般在辽宁朝阳市境内较多发现,土坑墓多出现在内蒙古赤峰一带。

由于石棺墓是用大量石板结合粘土夯实而成,一般保存性较好,不易渗入砂土也不易受沁;土坑墓处在气候环境比较干燥,戈壁化、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一般土壤成分严重缺水,沙土化比较严重,玉器有不同程度受沁。

玉猪龙大多保存得比较完好,只有极少数玉器出现鸡骨白现象,大多玉质还呈原色,蜡状光泽。现在很多收藏家以为年代越久远,玉器越受沁严重,这恰恰给了许多仿古者可乘之机,大肆伪造。

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很多所谓的红山文化玉器不是染得发黑就是发红,为了表现出玉质,还把玉器抛光得很亮,但是红山文化是没有呈玻璃光泽的玉器,至今没有发现过这样的实例,广大玉器爱好者们千万要注意。

 

1: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玉猪龙,尺寸:7厘米,估价:HKD 400,000 ~ 600,000,成交价: HKD 8,815,000

根据出土时的长度和当时的重量来看,玉猪龙可能不仅仅是当做配饰来用的,也可能是一种神奇,对祖先的祭拜,古人的图腾来源于对自然界存在的事物也可能是对自然界事物的模仿。也有的推测说是玉猪龙的原型可能是猪。

2:明黄玉猪龙,尺寸:长7.5厘米,估价:RMB 2,000,000 ~ 2,800,000,成交价: RMB 2,932,500

红山文化中的玉猪龙具有一种独特的美,在红山文化中出土了一文物,其中一件最为特殊,整体像蜷缩的龙,但是头部被设计成猪的形状,也被称为玉猪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在积石塚周围出现了一些圆形的祭坛,这些祭坛由石块堆砌而成,并且被分为三圈环绕在一起,这也证明了中华几千年文化连绵不断一个很重要的依据。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五千多年前的西辽河流域已经掌握了农业种植技术的红山人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人口不断增加,有了丰富的事物,使一部分人能够脱离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生产的道路,这样就促进了手工业的分工,也加快了文化进程的发展。

3: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黄玉猪龙,尺寸:10厘米,估价:HKD 2,000,000 ~ 3,000,000,成交价: HKD 2,520,000

玉猪龙为岫岩软玉,通体呈黄绿色,主要成分是透闪石。玉猪龙在已经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中算是体量比较大的,玉猪龙的制作也是非常经典的,它的两个耳朵直立,是翘的,有一个弧度,耳朵外撇,眼部以下内收,两个眼睛做的很立体,是鼓出来的很有神,器型很完整没有什么破损。在一些高等的出土的墓葬品器物中,和这种类型非常多,从它的造型来说,这是典型的红山玉时期的工艺。

4:青玉猪龙,尺寸:高13厘米,估价:USD 5,000 ~ 7,000,成交价: USD 2,295,000

孔道痕迹来看,是通过多次不断往下深入打穿的,红山文化对钻侧面只要是在对面一打光,他两个是错位的,还有就是在玉猪龙的嘴这里有一个缺口,切口在这条龙上还是很有特色的,切割面平整,属于片切工。如果是线切割的话,切线呈曲线状态,像抛物线的状态,波浪起伏比较大,应该形成一个比较平直的面,即使是前面有点变形,所以把后面也打的平整。

5:红山文化青玉猪龙,尺寸:高5.6厘米,估价:HKD 150,000 ~ 200,000,成交价: HKD 1,298,000

切口呈v字形,是从外向里这样切割,因为外面宽里面窄,也可能是一种文化符号,需要形成一种文化的向心力,所以做的都是规范化的。在红山文化玉猪龙出土的遗址中,和墓葬一起出土玉猪龙下面压着一件石钺,在还有一个玉璧,石钺还是带着柄端饰的,证明这个墓葬的主人可能是个首领。

有很多说法最主要的是古人对后辈的一种祝福,文化的传承。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我家那地方,那可是装满了回忆和情感的地方。好多人心里的家乡都是挺复杂的,就像那些在外漂泊的人,对家的感觉有时候清楚,有时候又模糊不清。这种既怀念又有点疏远的矛盾感觉,简直就是大多数人心里的痛

2024-11-10 20:55:37

想看草原的美丽风光,又想体验藏区的独特魅力,那香格里拉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那儿风景多样,玩法特别,不过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小细节。香格里拉以前叫中甸,听起来就挺神秘的。那儿有像小中甸那么宽广的

2024-11-10 20:54:28

近年来,中国人对旅行呈现出高涨的热情,周游世界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人们不再局限于走遍自己的祖国,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渴望去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一、亚洲周边游的热门选择日韩国家成为许多中

2024-11-10 20:52:36

南京好多地方适合亲子去玩,那里藏着超多好玩和惊喜。一提到带娃去南京的游乐场,好多家长心里既高兴又犯难,高兴的是能让孩子开心,犯难的是不知道哪个地方最好。现在就给大家好好说说。欢乐谷可是亲子

2024-11-10 20:51:56

威海到成山头的客运专线已经开通运营了,同时还有景区游玩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打算去游玩的朋友们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威海到成山头现在能坐客运专线了。从2022年7月1日起,新班次开始运营。威海这

2024-11-10 20:50:00

威海到成山头的客运专线已经开通运营了,同时还有景区游玩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打算去游玩的朋友们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威海到成山头现在能坐客运专线了。从2022年7月1日起,新班次开始运营。威海这

2024-11-10 20:35:34

成都,那简直是个藏宝图,到处都是熊猫的身影。记得2013年12月,那只在成都IFS大楼外墙爬来爬去的熊猫,简直太抢眼了!现在,它几乎成了成都的新地标。一提到成都,很多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那只可爱的爬楼熊猫

2024-09-25 10:08:06

近年来,每到冬季,不少的成都人,还有一些北方人,像候鸟一样,来到四川西南角的攀西地区避寒旅居。而这里的西昌、米易、攀枝花三城自然成了热门之地。攀西地区,气候独特,冬暖夏凉。尤其是冬季,温暖如春,艳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如有意见、侵权或投诉建议,请联系邮箱:(24小时内及时处理)

167旅游网 (www.yn167.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020179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