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师必阙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其中的阙,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阙”写作“遗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 围城必阙是什么意思“围城必阙”的意思是把敌人包围住的时候要留一个缺口。
“围城必阙”也叫“围师必阙”。其中的“阙”,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阙”写作“遗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 “围师必阙”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 “围师必阙”是一种心理战术,具体说来,是指在攻城之时,不可将城池围死,因为如果敌军深陷重围,无处可跑,眼看没活路,必定会拼死抵抗。要让对方绝望,必先给他希望,此所谓围师必缺。 相关的典故很多,比如: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议“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1241年,蒙古西征东欧,攻打匈牙利时,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 围城必阙成语解释围城必有缺口 围城必阙出自孙子兵法。 由来大约是围城强攻,守城之兵必坚心强守,三国魏国大将曹仁曾向曹操所献的建议。东汉末曹操击败河北袁氏 并围袁绍之侄子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之后尽坑敌军」结果连月攻不下。曹仁向曹操说道:「围攻城郭必须向敌军宣示活门 这为了替其开辟生路。如今向敌军宣告城陷必死 那敌人势将坚心死守。此城坚固粮多 要攻则士卒疲伤 要守则迁延日久;这样驻军于坚城之下 强攻死守之兵不是良计。」曹操听从其言 不久果然城池立降 于是曹操收录曹仁前后军功 封为都亭侯。 围城必阙典故原文1.“围城必阙”也有说是“围师必阙”的;翻译过来的意思是说,两军交战中如果包围了敌军,一定要留一个缺口,阙就是缺口的意思。 2.这句话的原理是,在打仗的时候如果完完全全的包围敌军不留一点生路的话,敌方很可能会背水一战。最终两边都讨不到好。但是如果留一个缺口,就会有人新生退意,想要逃跑;由此就会造成敌军内部混乱,为己方造就优势。 3.围城必阙,最早出自我国2000多年前的*家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中,原文是: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4.而最著名的案例则是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中,曹操让曹仁派兵将袁绍的兵马,久攻不下时,曹仁采用“围城必阙”的战术,果然不久袁绍的将领高干就投降了。 5.从理论上来说,敌方处于绝境之下必然会奋力一搏,而且在攻城战的时候,敌方一般占据地理优势。但是放出一个缺口对方就会有人想逃,而且逃出来以后就失去了城池的庇护,可以更好的攻陷。这是几千年中国先辈智慧的璀璨之光。 围城必阙出自何处
“围城必阙”的意思是把敌人包围住的时候要留一个缺口。 “围城必阙”也叫“围师必阙”。其中的“阙”,通“缺口”的“缺”,“缺口”之意。有的版本中把“必阙”写作“遗缺”,意思是一样的,都是强调包围敌人时要虚留缺口。 “围师必阙”是孙武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列举的用兵打仗八条原则之一。 “围师必阙”是一种心理战术,具体说来,是指在攻城之时,不可将城池围死,因为如果敌军深陷重围,无处可跑,眼看没活路,必定会拼死抵抗。要让对方绝望,必先给他希望,此所谓围师必缺。 相关的典故很多,比如:官渡之战时,曹仁从围高干于壶关。当时曹操下令城陷尽坑敌军,结果连月不下。曹仁向曹操建议“围城必阙”,曹操从其言,城池果然立降;1241年,蒙古西征东欧,攻打匈牙利时,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