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演出最后出场的,我们往往会说压轴出场的是谁谁谁。但是你知道吗?“压轴”其实指的是倒数第二个,而不是倒数第一个,这是怎么回事呢? 压轴的含义及出处压轴”原本是戏曲名词,指一场折子戏演出的倒数第二个剧目。在现代社会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压轴戏”,但压轴也是人们知识的一个盲区。“压轴”本意是指倒数第二个节目,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倒数第一个,倒数第一个节目称“压台”。 第六版《新华字典》曾把倒数第二个节目改为倒数第一个,不过后来,在第八版《新华字典》又把倒数第一个节目改为倒数第二个(目前绝大多数人依然理解为倒数第一个,现多指占据份量大)。 最后出场的人怎么形容最后出场的叫压轴,一般都是重量级的,非常优秀的,比如电视综艺节目就有最后出场的压轴节目,那都是明星,也是大家都喜欢的人,都想看的节目,放在最后面,还比如有个什么会议啊,中间一般会议做总结都是大领导,还有打比赛宣告名次的时候都是最后汇报第一名压轴和攒底什么区别压轴指的是倒数第二个节目。攒底指的是最后一个节目。两个词的区别在于出场节目顺序的不同,一个是倒数第二,另一个是最后一个。不管是压轴或攒底,目的都是为了留住观众,所以表演的演员水平都是最高的。比如说这次压轴的节目真精彩,真好看。
“压轴”一词原本是戏曲名词,和我国的京剧有关。京剧产生于清朝。那个时候,通讯不发达,人们刷不了视频,也打不了游戏。于是,看戏就成了人们娱乐消遣的活动。那时的戏曲演出往往一演就是五六个小时,剧目也很多,所以观众看得很疲劳。 为了缓解观众的疲劳,吸引观众,戏班子就将整场演出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鸣锣开唱,也就是要唤醒人们,这叫“开锣戏”,一般会唱一两个小时。这之后观众会有些疲乏,于是演员会抖出些提神的节目,这就是第二部分“早轴子”。
演出到了傍晚的时候,有些人准备回家吃晚饭了,戏曲老板这时会安排一场闹戏,来暖场,这是第三部分“中轴子”。等到大家吃饱喝足后,整个演出最精彩的部分也就来了,这部分由戏班子里的名角来表演,所以这倒数第二场就被称为“压轴戏”。等到这部分演出结束了,表演也就接近尾声了。为了表达感谢,戏班子通常会安排一些小型武打戏或趣味性浓的玩笑戏,让观众轻松散去,这是第五部分被称为“送客戏”或者“大轴”。
后来,随着京剧艺术不断发展,“压轴”这个词也慢慢保留下来,并被应用到其他领域。现在“压轴”往往指整个表演中最精彩、分量最足的部分。 现在你明白“压轴”为什么不指最后一个了吧?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