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层(atmosphere),气象学专业术语,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那么下边小云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相信很多人对大气层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参考和建议。

大气层离地面有多少米
1、大气层离地面有300千米。因为大气层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这样大气层几乎没有一个准确的界线,而且300千米以上是卫星轨道层,那里大气密度又是忽略不计的,比如卫星就是对那里的大气忽略不计。
2、远地大气层距地面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3、大气层,气象学专业术语,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4、大气层离地面六千四百公里左右。
5、地球大气层:简单的说,环绕在地球周围的空气,叫大气层。大气圈的范围很广,从地面一直伸展到遥远的太空。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六千四百公里左右。
6、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层,空气的移动是以上升气流和下降气流为主的对流运动,叫做“对流层”。它的厚度不一, 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公里,在赤道上空为17公里,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
地球大气层离地面多少米
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层大气。每层离地高度为:对流层,离地12公里以内;平流层,离地面50公里;中间层,距离地面80公里;热层,距地面500公里;电离层,距离地面1000公里;在大气层外,离地面500公里。
大气,一个气象术语,是地球周围由于重力而形成的一层混合气体。它是地球最外层的气圈,围绕着海洋和陆地。大气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层大气。每层离地高度为:对流层,离地12公里以内;平流层,离地面50公里;中间层,距离地面80公里;热层,距地面500公里;电离层,距离地面1000公里;在大气层外,离地面500公里。
大气成分以氮为主,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和氡)和水蒸气。大气中的空气体密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空气体越高越稀薄。
大气成分不稳定。不管怎么样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影响,大气中都会出现新的物质,或者某些成分的含量会超过自然状态下的平均值太多,或者某些成分的含量会减少,从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发育和生长,对人类造成危害。这是环保工作者应该研究的主要对象。
大气层分为几层
高度各是多少1、散逸层(800 km~2000 km至3000 km),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
2、热层(80至85 km~800 km),又称热气层,空气极稀薄,而离子特别多。温度相当高,且随高度升高而温度升高。
3、中间层(50 km~80至85 km),此层主要成分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这些部分是由光化学作用引起之产物,故又称:光化层。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4、平流层(7至11 km~50 km),含有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功能,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和地表免于受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致命的侵袭,又叫同温层。因为在同温层内部的臭氧层有吸收太阳辐射的功能,在此层的气温会随高度增加。
5、对流层(0 km~7至11 km),最接近地面的大气层称为对流层,平均高度约10公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变化,在赤道最高约为15公里,极地最低约8公里。顾名思义,对流层是对流最旺盛的区域,也是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大气中的水汽,约有80%存在于对流层,因此它也是蒸发、云、雨等最经常出现的区域。平均而言,对流层温度随高度降低,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约0.6℃。
小结
据科学家估算,大气质量约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按照大气层的各种气体体积分数分类,其主要成分包括: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和尘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