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月末,春茶已经大规模上市了,相信大家买茶的时候,在商家那肯定也听过什么头采、明前茶、雨前茶等等。 那么,这些概念名词,到底都代表着什么茶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会它。 什么是春茶? 春茶,是指茶树在越冬后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 时间上主要以立春后到谷雨节前,这段时间采制而成的茶叶大体上称为春茶。 通常在立夏前采制而成。 越冬芽经过了一冬的休眠和养分积累,有机物质十分充足,加之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分,使得春季茶芽肥硕,内含物质丰富,它的鲜爽度、饱满度和协调度都极高。这也是春茶价格相对较高的根本原因。 头采茶 头采的概念,有点像酱油里面的“头抽”。 一般来说,开春之后,茶园就已经有一些茶树冒芽了,但此时并不是所有的茶芽都长出来了。 有些茶农会对这些已经能够开采的茶芽进行采摘,也就有了“头采”的概念。头采,因茶树上的茶芽相对较少,且层次不齐,采摘较为麻烦。因此这样的“尝鲜价”也比一般春茶贵。 明前茶 明前茶,顾名思义就是在清明节前采制成的茶叶。 但事实上,“明前”的概念只是针对江浙皖这一带茶区所产的茶。 比如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这些名优茶。 因为江浙皖一带地区的气温变化比较一致,在清明前气温普遍比较低,茶树生长还很缓慢,茶树刚刚发芽。 所以此时采摘制茶,茶叶的氨基酸含量都比较高,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而且茶芽数量不多,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的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我们常说“明前茶,贵如金”,就是这个道理。 雨前茶 雨前茶,即清明节气之后,谷雨节气之前采制而成的茶叶。 同样的,“雨前”的概念也只是针对江浙皖这一带茶区所产的茶。 在江浙皖一带,清明节气过后,气温就会开始慢慢回暖了。 此时茶树的生长就比明前的要快了,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因此也不要因为说是“雨前茶”,就小看它,觉得不如明前茶好。 早生种和晚生种 很多茶友会以为,茶都是一种叫“茶树”的东西生长出来的,怎么会有的生的早,有的生的晚呢? 其实,“茶树”不只是一个树种,从生长特性上来看,这里面就包含了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还有特早生种。 比如人都是人,但有的人长得高,有的长得矮,有的在平均身高水平。 特早生种里面,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品种就是“乌牛早”。它能早到什么时候呢?一般在3月初就可以做成茶了。 所以早生种和晚生种也不能说明茶好茶坏的。 总的来说,每一年的春茶,都是一次美好的收获。 也希望我们的茶友都能分清楚这些名词概念,不要轻易地被那些噱头唬住,至少就能找到不错的春茶了。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