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为长三角地区最大最强的城市,长三角没有任何城市可以与之较量,目前放眼全国也就北京、广州、深圳、香港、台北的实力相对接近上海。上海在长三角地区没有竞争对手,这对于长三角的发展有利么?目前来看,上海对于本地区是有带动作用的,上海也不会去和地区内各大城市抢资源,上海更多的是与其他国家的大城市竞争。 长三角八大中心城市目前我国确立了七大国家级城市群,分别是京津冀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和关中平原城市群。这七个城市群布局了我国确定的9个国家中心城市,带动了全国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众多城市群中,长三角无疑是实力最为雄厚的,长三角城市群的经济规模遥遥领先。 长三角城市群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处,战略意义明显是最为出众的。长三角城市群不仅是亚太地区重要的门户,同时也是全球重要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中心。长三角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国的四分之一,长三角的万亿强市也将达到8个,占到了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 在目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格局中,长三角城市群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公开资料显示,长三角将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区域空间格局。“一核”指的是发挥上海核心的辐射带动作用,“五圈”是指推动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宁波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四带”指的是强化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沪杭金发展带的联动发展。 未来的发展中,长三角城市群有8个强市将起到关键作用,分别是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南通和合肥。这也是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最高的8个城市,预计短期之内,将全部突破万亿。 其实长三角可以形成一个巨无霸城市与上海抗衡,那就是苏南地区的苏锡常,苏州、无锡、常州3个城市是整个江苏省经济最为发达的,民富也非常强。 苏州 苏锡常三个城市的城区目前也向着同城化的趋势发展,大有连为一体的趋势。如果三市合并为一个“江南市”,那么其经济实力甚至比上海更强。 苏州 苏锡常3市2020年的GDP数据如下: 苏州市 20170亿 无锡市 12370亿 常州市 7805亿 以上数据之和为40345亿人民币,同期上海市的GDP为38700亿人民币,所以苏锡常的总和已经超过了上海全市的GDP,成为中国排名第一的城市。 6月25日,由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作为指导单位,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共同发起并主办的“2021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上海开幕。上海社会科学院长三角创新团队在会上发布了《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0)》(简称《报告》)。 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创新指标,本次发布的《报告》立足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将科技创新投入纳入考察范围,进一步拓展了科技创新的视角。同时,更聚焦于科技创新对产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驱动作用。 此外,《报告》还引入了长三角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联动和发展的视角,通过动态比较的形式对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层级进行了划分。 《报告》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随着长三角各地对科技创新关注度的提高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城市竞争力排名出现了一些显著的变化,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安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与自贸试验区效益逐渐体现:安徽地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科技创新能力也稳步提升,经济增长跟科技增长互动的态势明显;而浙江舟山在建设自贸试验区的过程中,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科技创新能力增长状况,其科技创造能力提升显著。 此外,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及排名显示,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呈现出四个等级层次:第一层次是上海,综合指数得分超过0.7,可界定为领军城市;第二层次有南京、杭州、苏州、合肥4个城市,综合指数得分超过0.4,可界定为核心城市;第三层次有芜湖、无锡、宁波、常州、南通、扬州、镇江7 个城市,综合指数得分超过0.25,可界定为重点城市;第四层次共有15个城市。 《报告》提到,对长三角创新驱动力的分层研究显示,上海作为领军城市,领先趋势非常明显;南京、杭州、苏州、合肥四个地区作为核心城市,在引领区域创新方面体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此外,芜湖、无锡、宁波、常州、南通,镇江等地也呈现出非常强劲的科技创新能力。 |
相关阅读
2023-05-23 17:18:38
2023-05-23 17:10:14
2023-05-23 17:01:50
2023-05-23 16:53:26
2023-05-23 16:45:02
2023-05-23 16:36:38
2023-05-23 16:28:14
2023-05-23 16:19:49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
167旅游网 - 专业的旅游资讯门户网(http://www.yn167.com)
客服QQ(微信): 83669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