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旅游 -专业的旅游资讯门户网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 > 生活百科

工资6000要交多少税按新标准计算(工资预扣税金是怎么计算的)

时间:2023-03-28 09:16:43 来源:

工资薪金在计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除了扣除五险一金外,还可以子女教育费、继续教育、住房贷款或租房的租金、赡养老人、公益捐赠等。

如果工资扣除五险一金还有6000元,那么就还需要考虑前述的扣除项目,最后才能计算出最终的应扣税金和实际可以领到的工资。

那么下边小云就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相信很多人对2023年最新今日已更新工资6000要交多少税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完整已更新参考和建议。

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费用(5000元/月)-累计扣除项目

累计应纳税额=累计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6000要交多少税

月薪6000元需要缴纳多少税

月薪5000块钱以下,不需要纳税

5000-8000之间,纳税3%

8000-17000之间,纳税10%

17000-30000之间,纳税20%

30000-40000之间,纳税25%

40000-60000之间,纳税30%

60000-85000之间,纳税35%

85000以上的部分,纳税45%

 

 

按照征税的规则,正常情况下,月薪6000块钱就需要纳税:

(6000-5000)×3%=30块钱

但是,这只是理论上的计算数据。实际上很多工薪阶层,别说是月薪6000块钱,就是月薪8000块钱,可能都不需要纳税一分钱。

专项附加扣除

我国政府为了充分考虑低收入者的经济情况,出台了一项专门避税的政策,就是专项附加扣除。

目前,已经增加到七项,分别是:

抚养婴幼儿,每人每月1000块钱。

子女教育,每人每月1000块钱。

成人教育,每月400块钱。

偿还住房贷款利息,每月1000块钱。

租房,省会及直辖市,每月1500块钱。其它城市,人口一百万以上,每月1000块钱。人口一百万以下,每月800块钱。

赡养老人,每月2000块钱。

医保报销,每年最高8万块钱额度。

 

 

比如说张三,月薪收入是6000块钱。按照个人所得税征税规则,他原本应该纳税30块钱/月。

但是,他有房贷,每个月就要附加扣除1000块钱的额度,那他月薪工资6000块钱,刚好就不需要纳税一分钱。

比如李四,月薪收入8000块钱。如果按照个人所得税征税规则,那每个月就要纳税90块钱。

但是,李四有孩子在读书,每个月扣除1000的额度。他父母超过60岁,赡养父母再扣除2000块钱的额度。

他月薪8000块钱,也一分钱不需要纳税。

 

 

再比如说王五,月薪收入1万。那按照个人所得税纳税规则,每月需要纳税的金额是290元。

但是,王五要还房贷,每个月扣除1000块钱。家里有两个孩子在读书,每个月每人扣除1000,加起来就是2000块钱。他还要赡养老人,再扣除2000块钱的额度。

他虽然月薪收入一万,但是刚好不需要纳税一分钱。

年度汇算

因为有专附加项扣除,很多人在每个月纳税的时候,其实都是多扣税的。所以,在每年的3月1号开始,都有一个上一年度的纳税汇算。

你平日里纳税多的,在汇算以后,国家会把税钱退还给你。同样的,如果你属于纳税少了的,那同样需要把欠的税补齐。因为依法纳税是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的行为。

 

 

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基本上都是退税的居多。需要纳税的人,一般都是年破鼓去至少五六十万以上的。

所以,年度汇算的时候,不要忘记。不然的话,过了时间以后,你可就没了一笔福利钱了。


工资六千的工资,要交多少钱的税

个税免征额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月薪6000减去5000,剩下的就是应该缴纳的税款。具体算法如下:
应纳个税金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1000 × 3% - 0= 30。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和扣除数见下表:

 

假如你每月除开五险一金外,每月其他扣除项目。

那么,每月的应纳税所得额=6000-5000=1000.00元。全年的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是不会超过36000元,适用最低税率3%。

每月应预扣税金=1000.00×3%=30.00元。

 

个人所得税(personal income tax)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平时个人所得税计算

1.月工资未超过3500元(包含3500元)是不用交税的。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扣除了社保和住房公积金后的金额,以下同上。

2.月工资超过3500元,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3%至45%,分七个阶段计税。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350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税率表略)

3.下面举个例子来说,小张本月工资为2400元,未超过3500元,不用纳税。小李本月工资为6000元,那么他应该纳税145元,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应税部分 6000-3500=2500(元)

适用税率 10%

速算扣除数 105

小李本月应纳税=2500*10%-105=145(元)

取得年终奖后个税计算

1.若当月工资未超过3500元,用年终奖扣除差额后,除以12个月来交税。适用税率与工资薪金税率一样。接上面的例子,小张本月取得10000元的年终奖,那么他该如何纳税呢?计算过程如下:

需要弥补差额 3500-2400=1100(元)

应税年终奖 10000-1100=8900 (元)

适用税率 3%

速算扣除数 0

小张本月应纳税 8900*3%-0=267 (元)

2.若当月工资已经达到纳税标准,那么年终奖就直接除以12个月来看适用于哪一级税率来计算应税金额。接上面的例子,小李本月得到60000元的年终奖,本月小李应该纳多少税?答案是11590元。

除以12个月 60000/12=5000 (元)

适用税率 20%

速算扣除数 555

年终奖应纳税 6000*20%-555=11445(元)

3.最后赘述一下多发1元年奖金,个税相差非常远的情况。下面举个例子说明。假如小李和小陈的工资都达到了纳税标准,我们只算一下两位的年终奖应交的税额。小李和小陈分别取得18000元和18001元的年终奖,小陈就比小李多交1000多的个人所得税,所以看年终奖不要只看总数多少,要关注税后实际到手的是多少。

小李:18000*3%-0=540 (元)

小陈:18001*10%-105=1695.1 (元)

下一篇:工资6000要交多少税按新标准计算(免征个人所得税)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我家那地方,那可是装满了回忆和情感的地方。好多人心里的家乡都是挺复杂的,就像那些在外漂泊的人,对家的感觉有时候清楚,有时候又模糊不清。这种既怀念又有点疏远的矛盾感觉,简直就是大多数人心里的痛

2024-11-10 20:55:37

想看草原的美丽风光,又想体验藏区的独特魅力,那香格里拉绝对是你的不二之选。那儿风景多样,玩法特别,不过也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小细节。香格里拉以前叫中甸,听起来就挺神秘的。那儿有像小中甸那么宽广的

2024-11-10 20:54:28

近年来,中国人对旅行呈现出高涨的热情,周游世界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人们不再局限于走遍自己的祖国,而是把目光投向了世界各地,渴望去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一、亚洲周边游的热门选择日韩国家成为许多中

2024-11-10 20:52:36

南京好多地方适合亲子去玩,那里藏着超多好玩和惊喜。一提到带娃去南京的游乐场,好多家长心里既高兴又犯难,高兴的是能让孩子开心,犯难的是不知道哪个地方最好。现在就给大家好好说说。欢乐谷可是亲子

2024-11-10 20:51:56

威海到成山头的客运专线已经开通运营了,同时还有景区游玩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打算去游玩的朋友们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威海到成山头现在能坐客运专线了。从2022年7月1日起,新班次开始运营。威海这

2024-11-10 20:50:00

威海到成山头的客运专线已经开通运营了,同时还有景区游玩等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打算去游玩的朋友们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威海到成山头现在能坐客运专线了。从2022年7月1日起,新班次开始运营。威海这

2024-11-10 20:35:34

成都,那简直是个藏宝图,到处都是熊猫的身影。记得2013年12月,那只在成都IFS大楼外墙爬来爬去的熊猫,简直太抢眼了!现在,它几乎成了成都的新地标。一提到成都,很多人脑子里就会浮现出那只可爱的爬楼熊猫

2024-09-25 10:08:06

近年来,每到冬季,不少的成都人,还有一些北方人,像候鸟一样,来到四川西南角的攀西地区避寒旅居。而这里的西昌、米易、攀枝花三城自然成了热门之地。攀西地区,气候独特,冬暖夏凉。尤其是冬季,温暖如春,艳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免责声明

如有意见、侵权或投诉建议,请联系邮箱:(24小时内及时处理)

167旅游网 (www.yn167.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1020179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