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照我的分类方式,985大学以综合性大学为主,所以类型比较简单:就四大类: 文理型,理工型,综合性,特色型。 985211的好处和坏处985/211大学985大学一共有34+5共计39所,211大学稍微多一些,当然现在国家已经不再说985/211高校了,开始变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但是我认为还是换汤不换药,以前的985大学基本上都是世界一流学校,211大学则变成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只有少数的增减。 这个话题的火热应该就是在去年,一位公司的hr做客某节目时,说到他们在收简历的时候根本就不会去看那些非985/211毕业生的简历,直接刷掉。另外一个就是考研名师说的,学校歧视的问题。好大学究竟好在哪里都在努力往好大学考,那么这些有名的大学究竟是好在哪里? 学*氛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一所学校都有各自的录取分数线,自然录取分数越高的学校相比较学生的学**惯越好,在这样的环境下肯定是更能创建一个好的学*氛围了。 教育资源985/211大学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学*资源真的是很多,学校的硬件、软件,教课的教师等等都有其优势,这对于学生肯定是有很大的提高。平台最有用也是最直接的一个好处,学校越好能够给学生提供的平台就越高,学生申请继续深造或者是毕业找工作都是有很大的便利,最起码不会因为学校不好而被刷掉。 985211没坏处的,都是好学校。 985为什么比普通大学好985大学比普通大学好在环境更好,到了大学以后不会有老师或家长像高中那样督促你学*的,而且到了大学之后,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由你自由支配的,因此才会出现很多人到了大学之后成绩下滑的比较厉害,甚至高中时期的学霸,到了大学之后有挂科的风险,但是如果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选择了985大学的时候,情况就有所改变,这里的学生质量比较好,高考的时候都凭着一个高分进入校园,他们本身热爱学*,也知道了学*。中国大学总共十三个学科大类:文史哲,理工农,经管法,医教军和艺术。 艺术学主要以小众学院为主,如美院/音乐学院/电影学院等(尽管清华也有工美),跟985关系不大。 *学为特色的就一个国防科大,比较特殊。*院校有封闭性和非常浓的行业特色。一般也单独讨论。其他大学虽然有军工相关的专业及定向生,但可以算作工科,而非*学。 教育学为特色的有两个师范大学,但教育学不具有封闭性,这两个师范大学的专业也是以文史哲和理科为主,兼有经管法,接近于一般的文理型大学。 医科比较特殊。985大学里,好的医学院都是合并来的,而自建医学院都很一般。而且医学院独立性很强,自己有一整套排序体系。而且医学本身有很强的封闭性和行业特色。所以,一般讨论大学类型的时候,就不要考虑医学院了。 经管法则是大部分985院校都有设置的专业。人民大学以经管法为特色,文科也不错,算是比较特殊的文理型大学(也就是社科类强而自然科学类几乎没有)。 理科是几乎所有大学都有的。算是最基本的学科了。 工科,是最大的一个学科门类。以工科为主体、兼顾发展理科的大学,也就是理工科大学。其他非理工科专业,一般都是后面发展起来的。比较特殊的是中科大,虽然也算理工科,但却以理科为主。 农学,其学科特性跟理工科差距不大,可以看作特殊的理工科。 文史哲,也就是我们一般说的大文科。 以文史哲+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为主、传统工科比较弱的院校,发展经管法的,就是所谓的文理型综合院校。 以工科为主,兼顾理科,发展经管法的,就是理工型综合院校。 理工型综合院校:清华、上交、浙大为代表。工科门类齐全,理科也在过去三十年慢慢强起来,尤其是清华,交大,浙大这三所。其实也是一种必须性,因为工科属于应用,理科属于理论,理科和工科相辅相成,基础学科落后的话,应用学科的发展会受到很大的限制。经管法也都发展起来了。工科特点是专业性强,很看专业在业界内部的声誉,而不是简单看学校。比如上交浙大虽然整体强于同济东南,但建筑和土木行业里面,依然没法跟同济东南比肩。这也就能看出清华大学的强大之处所在:主要工科大类(小众的如船舶矿业农业工程之类的除外),在业界内都是顶尖。 文理型综合院校:北大、复旦、南京大学这些为代表。文理科的学校牌子和学术实力很重要。这也能看出北大强大之处:几乎所有文理科,学术实力都是前列....传统上文理型院校的经管法常常是优势学科,但这个优势相对于理工科院校已经不明显了,但底子和校友强大的势力还是在的。文理型院校为了学科建设发展,会自主搭建的新兴工科,包括计算机,软件工程,通信,电子这方面。尤其是北复南这三所学校在新兴工科上面蛮成功的。 理科为主的中科大、文科社科为主的人民大学、农学的两所,师范为特色北师华师。也可以按照学科侧重点分别归入理工和文理型院校。 国防科大、海洋大学、民族大学,则是彻底的特色型大学了。 比较特殊的是山川吉... 因为当年合并的时候是综合性院校与理工科院校合并,所以他们才是真-综合性大学。但这也导致山川吉现在摊子很大(尤其是川吉两家),排名的时候因为专业齐全、规模大而占便宜,但是专业差距极大,学生上下限差距极大。招生多,所以分数线反而低,但热门专业分数很高。 浙大其实当年也是这种模式,以至于一些排名都超过北大了。不过这些年浙大还是以理工(外加农医)为主发展,规模没有扩张太厉害。 武汉大学、中南大学等学校也有这个问题,但都没有川吉这么夸张。中山大学等学校扩张也比较厉害,建了一堆新的学院。 每年本科生招生人数的一个简单的比较:吉林大学每年本科生一万人,川大9000人,中山中南8000人,武大华科7000人,浙大山大重大华南理工大连理工6000人。(暂把7000人规模作为巨无霸的门槛吧...山东大学由于是典型的文理科+理工+医科合并,也算做巨无霸....) 而清北复南各只有3-4000,中科大才不到2000人。上交大的盘子算大比较大了(主要是医学院规模比较大),加起来也就5000人。 个人觉得在我国,3000-5000是综合性大学比较正常的招生规模。2000以下专业就很局限,不是综合性了。6000人以上,985里也就10来家了,且有合并历史的居多。 综上,985可以分为四个大类: 理工型:清华、上交、浙大、哈工、西交、北航、天大、同济、东南、北理工、大连理工、华南理工、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大、电子科大 (特殊理工)中科大、中农大、西北农林 文理型:北大、复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 (特殊文理):北师大、华师大、人民大学。 巨无霸型:吉林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特色型:国防科大,海洋大学,民族大学。 理工型要注意专业在业内的地位, 文理型要注意学校口碑和学术水平, 特色型要看特色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不过,这些学校其实也不是纯纯的大家以前的印象,举几个例子 复旦大学的微电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华东师范大学的统计学,软件工程,大数据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的法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的安泰经济管理学院,凯源法学院,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北京大学的计算机,软件工程,电子科技,通信工程等 清华大学的*****理论,法学院,新闻传播学等各种文科专业 厦门大学的计算机学院 北师大在法学,计算机方面也颇有建树 中国人民大学的计算机,统计学很强 都是不符合大众心中学校本身的定位,但是事实上这个专业他真的很强的学校。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