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的音节是lian,音序是L。音节(Syllable)是由音素(包括辅音和元音)组合发音的语音单位。连组词 :连线、连长、相连、连队 基本释义 1,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 2,带,加上:~带。~坐(一个人犯法,他的家属、亲族、邻居连带受处罚)。 3,就是,既使,甚至于:~我都不信。 4,联合:外~东吴。 连的笔顺笔画顺序“连” 字共有 7 画,笔画顺序为: 横、撇折、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连”的基本含义为相接,如连日、连夜;引申含义为带,加上,如连带、连坐。 在古文中,“连”通“兰”,表示兰草。 “连”,初见于金文时代。会意字,表示人拉车而行,連简化为连。后来逐渐见于秦朝小篆时代,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连”。 连 lián:半包围结构,内外协调右上部“車”字整体稍抗肩,不要写宽,横画等距,下面要收。小横露锋入笔,抗肩,稍重,勿长;中间“曰”字形扁宽,上宽下窄,整体稍抗肩,笔画不要重。下面横画勿重,稍抗肩,略呈拱形,不要写长。最后竖笔居中而下,劲直有力,下边勿长,收笔不可太锐。 左下部“辶” 旁为固定写法,注意把握与右上部的距离。点笔稍高,收笔向左下稍回锋,以引出下一笔;横折弯钩起笔稍靠左、靠下,横画大抗肩,稍重,到位后往上抬笔锋,顿笔回锋走个小“S”弯,注意轻重变化以及与上部的距离;最后平捺藏锋起笔,一波三折,舒展洒脱,注意捺脚与上面笔画的对应位置,捺尖要稍平压。 连字的笔顺怎么写连的笔顺为横、折、横、竖、点、折、捺,共7画 1、连Lián 姓源出自高辛氏,远古颛顼之后,以祖字为氏,颛顼的曾孙陆终的第三个儿子名叫惠连,他的后代于是就以他们祖先的字作为姓,于是形成连姓。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楚国公族有连敖、连尹的官职,后来这两个官职就作为姓氏传了下来,出自姜姓,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公族的后裔,齐国大夫连称的后代以祖上的名字为姓,称为连姓。 3、得姓始祖惠连据《姓氏考略》上说,连姓出自陆终三子惠连之后。这就是说惠连之后“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连,而《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有记载说,左传齐大夫是连称之后,根据这种说法,我国连姓家族发祥于现在山东省境内,算起来已有有2000多年的历史。 带有连字的诗句1、《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宋代: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2、《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唐代: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 3、《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唐代: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4、《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小结“连” 字共有 7 画,笔画顺序为: 横、撇折、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连,普通话读音为lián。“连”字,《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员连也。从辵从车。力延切”。“连”的基本含义为相接,如接连不断;引申含义为姻亲关系,如连亲。 在日常使用中,“连”字多用作由若干个排组成的军队一级组织,通常隶属于营,如连长。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