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周代至春秋,厨师的名称五花八门:庖人、膳夫、兽人、渔人、酒人、浆人、腊人、蟹人、盐人、鸡人……不一而足。这些名称全也贴切,烹兽之人即为兽人,烹鳖之人即为鳖人,烹鸡之人即为鸡人。不过,那时候还不懂得吃鱼翅、鲍鱼、海参之类。否则肯定会有翅人、鲍人、参人的名称出现。那么下边小云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相信很多人对古代厨师叫什么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参考和建议。 古代叫厨师叫什么1.伊尹:商朝辅国宰相,商汤一代名厨,有“烹调之圣”美称,“伊尹汤液”为人传颂千年而不衰。 2.易牙:又名狄牙,春秋时期名巫、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得宠于齐桓公。 3.太和公:为春秋末年吴国名厨,精通以水产为原料的菜肴,尤以炙鱼而闻名天下。 4.膳祖:为唐朝一代女名厨。段成式编的《酉阳杂俎》书中名食,均出自膳祖之手。 5.梵正:五代时尼姑、著名女厨师,以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而驰名天下,将菜肴与造型艺术融为一体,使菜上有山水,盘中溢诗歌。 6.刘娘子:南宋高宗宫中女厨,历史上第一个宫廷女厨师,称为“尚食刘娘子”。 7.宋五嫂:南宋著名民间女厨师。高宗赵构乘龙舟游西湖,曾尝其鱼羹,赞美不已,于是名声大振,奉为脍鱼之“师祖”。 8.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名妓,善制菜蔬糕点,尤善桃膏、瓜膏、腌菜等闻名于江南。现在的扬州名点灌香董糖、卷酥董糖,为她所创制。 9.萧美人:清朝著名女点心师,以善制馒头、糕点、饺子等点心而闻名,袁枚颇为推崇她,《随园食单》中盛赞其点心“小巧可爱,洁白如雪”。 10.王小余:清朝乾隆时期名厨,烹饪手艺高超,并有丰富的理论经验。袁枚的《随园食单》中,有许多方面得益于王小余的见解。 厨师都有那些叫法厨师还可以叫疱人、膳夫、兽人、渔人、酒人、浆人、腊人、鳖人、盐人、鸡人。烹兽之人即为兽人,烹鳖之人即为鳖人,烹鸡之人即为鸡人。古代厨师有一些比较讲究的称呼,比如御厨、衙厨、肆厨、家厨、寺厨、船厨、军厨、妓厨。每一路“兵马”,又有若干分支。如:古代军营又称军厨为炊家子、炊子、火夫、火头军;在*寺观,又称寺厨为僧厨、道厨、饭头、菜头;在肆厨当中,厨师的别名当是最高雅的了,称为当局、铛头、着案、师公。古代著名的六大厨师1、彭铿原 彭铿原是陆终氏的三子,是帝尧时代的厨艺师,常得到帝尧欣赏,受封后建立大彭氏国。封地就是昔日彭城(现为徐州)。徐州龙山北麓有一口古井,相传即是彭铿用过的井。彭铿厨技高超,屈原《天问》说:“彭铿斟雉帝何飨”。彭铿烹制的野鸡羹味极美,极得帝尧欢心,彭铿原可以说是华夏第一位著名的厨师了。 2、易牙 易牙也名狄牙,为春秋时期名巫,著名厨师,精于煎、熬、燔、炙,又是调味专家,制作的菜肴酸甘咸淡都是美味可口的,得宠于齐桓公。齐桓公在春秋时是霸主之首,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威名显赫。但其晚年却昏庸无道,吃喝玩乐无所不为。他山珍海味吃腻了,异想天开地竟想品赏人肉的味道,如果臣子易牙不办,即为不忠,随时便有杀身之祸;若办,去找别人家的婴儿,必是伤天害理,无奈易牙横下心来将自己的大儿子杀了。昏君齐桓公居然十分高兴,并给了易牙一定的权力。待到齐桓公病倒在床,易牙把宫门堵塞起来,并且筑起高墙,把齐桓公困在宫内,活活饿死。六十七天的尸体置于床上,蛆虫爬出宫外,却无人问津。过去封建统治者的卫道者一直破口大骂易牙是“杀子媚上”的罪人,并不谴责主谋齐桓公,显然是不公正的。
3、浊氏 西汉时期专卖胃脯的浊氏,她的胃脯是用羊胃做的,常在农历十月制作。先烧沸汤,把羊焯洗干净,在羊胃中放花椒末、生姜末等拌好的香料,放在阳光下曝晒,使其干燥。这种胃脯可以久贮不败,利于远行食用,且味道很美,所以浊氏靠这销路广的胃脯发了大财。她是我国香肚的创始人。 4、刘娘子 据《春渚纪闻》载:宋高宗宫中,有位女厨师刘娘子。宋高宗登基前,她就在赵构的藩府做菜了,她烹制的菜肴很得高宗的胃口。按皇宫规定:主管皇帝膳食的负责官员叫尚食,只能由男人担任,还得是五品官,可是刘娘子是女流,不能担当此官,然而皇宫里的人多称她是“尚食刘姑子”。刘娘子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宫廷女厨师。 5、宋五嫂 宋五嫂是南宋著名的民间女厨师,从开封逃难到杭州,因丈夫姓宋排行老五,大家都称她宋五嫂。那时从北方逃难来杭州的中原人很多,官民思乡难归,很想尝点乡味以解乡思。宋五嫂在钱塘门外开了一家小饭店,专营鱼羹,因是传统汴京风味,颇能招徕那些异乡之客。一日高宗赵构乘龙舟游西湖,曾尝其鱼羹,龙颜大悦,于是名声大振,宋嫂鱼羹身价倍增。 6、王小余 清乾隆时,王小余是袁枚家的掌勺大厨师,是一位烹饪专家,身怀技艺,有高明丰富的理论经验。他烧的菜肴香味散发到十步以外,闻到的人无不咋舌想吃。他对于烹饪技艺颇有研究,曾发表过一系列高见,这些技术上的真知灼见,对袁枚影响很大,袁枚的《随园食单》有很多篇幅得力自王小余的见解。袁枚喜欢王小余,对王的要求亦很严。王死后,袁枚为了纪念这位优秀厨师,专门写了一篇《厨者王小余》。王小余是我国古代唯一死后有传的名厨师。 除此以外,创制“辋川小祥”风景拼盘的五代时的尼姑梵正、善制菜蔬糕点(灌吞董糖、卷酥董糖)的清初董小宛、做熏鱼的干嘉之时的孙春阳、做“十样猪头”的江郑堂、做拌鲟蝗的江南溪、做杂锦豆腐羹的文思和尚、芜湖做豆腐皮的敬修和尚、天津做狗不理包子的高贵友、河南做道口烧鸡的张炳、御膳房的抓炒大王王玉山等等都是历史上的著名厨师。 古代厨师长叫什么古代厨师长也就是厨师 从周代至春秋,厨师的名称五花八门:庖人、膳夫、兽人、渔人、酒人、浆人、腊人、蟹人、盐人、鸡人……不一而足。这些名称全也贴切,烹兽之人即为兽人,烹鳖之人即为鳖人,烹鸡之人即为鸡人。 在不同的场合称呼如下: 1、古代军营:称军厨为炊家子、炊子、火夫、火头、火头军; 2、*寺观:称僧厨、道厨、饭头、菜头; 3、肆厨:在肆厨当中厨师的名称当是最高雅的了,称为当局、铛头、着案、师公、量酒博士等。 |
相关阅读
2024-11-10 21:07:53
2024-11-10 20:55:37
2024-11-10 20:54:28
2024-11-10 20:52:36
2024-11-10 20:51:56
2024-11-10 20:50:00
2024-11-10 20:35:34
2024-09-25 10:08:0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