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8月24日,冥王星被降级为矮行星,九大行星变成了八大行星。事实上,在天文圈分类的变化时有发生,这体现了人类对于星体认识的提升。而对于卫星来说,虽然都是卫星,但卫星之间也是由很大差别的。就拿月球来说吧,它就是太阳系里比较特别的卫星。那么下边小云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相信很多人对月亮是什么星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为有需要的朋友提供参考和建议。

月亮是什么星
1.月亮是卫星。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月球现在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2.月球可能形成于约50-75亿年前在形成于地球出现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普遍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
3.月球正面标记着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高地和显目的陨石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
4.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定),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的引力影响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时间延长。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
5.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星球。前苏联的月球计划在1959年发射了第一艘登月的无人太空船;*NASA的阿波罗计划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实现的载人登月任务。
月亮是什么行星
1、月亮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月亮是卫星。月亮不能发光,并且体积和质量也不大,因此月亮不是恒星,而月亮围绕地球运行而不是太阳,因此月亮也不是行星。月球,俗称月亮,又称月,在中国古时又称太阴、玄兔、婵娟、望舒,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略大于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1/81。
2、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
3、肉眼可见的恒星有大约7000颗,太阳也是恒星。比较知名的有天狼星、老人星、南门二、织女星、大角、牛郎星、天津四、北极星、北斗等。
月亮是恒星还是行星
1.月亮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月亮是卫星。月亮不能发光,并且体积和质量也不大,因此月亮不是恒星,而月亮围绕地球运行而不是太阳,因此月亮也不是行星。月亮是地球唯一的一个卫星,除了月亮之外,地球目前还被人造卫星环绕。
2.月亮既不是恒星也不是行星,月亮属于卫星。对于恒星的定义是,恒星可以依靠自身的能量发光发热,并且能够使自身内部燃烧膨胀的星球,其体积和质量肯定是很大的。而月亮的光是反射光,自身不能发光,并且质量和体积都远不如地球。
3.目前太阳系中只有太阳是恒星,更不用说地球了,而月亮比地球还小,因此月亮不可能是恒星。月亮也不可能是行星,因为月亮是围绕地球运行的,但是行星必须围绕恒星运行才可以,因此月亮也不是行星,它是围绕在行星身边的卫星。
4.卫星通常指在行星轨道做周期运行的天体,因此月亮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在人类社会中,还发明了人造卫星等以便观察宇宙和地球。不仅地球有卫星,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都有卫星在身边环绕,其中木星拥有79个卫星。
月球是咋来的
不一样的月球
不信?我们来做个比较,如果把八大行星放到一起,结果就是这样:
从图中,我们不难看出,地球算是八大行星当中小得可怜的那种,而且和大家伙们相差得不是一点点。
但如果你把八大行星的卫星放到一起去比较,你就会发现,其实月球特别大。
月球事实上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只有个头特别大的行星木星和土星才拥有这么大个头的卫星。也就是说,小矮子行星地球却带着一个大个子卫星月球,也就是说,月球和地球之间的比例在整个太阳系中都是比较独特的。
所以,科学家认为月球的形成一定有不一样的地方,而且这种不一样一定会体现在月球形成的过程当中。
月球的起源
对于月球的起源,其实有很多假说。1898年,乔治·达尔文,也就是提出进化论的达尔文的儿子,他提出月球很有可能和地球是一体的看法,这个看法还成为了当时的主流。
不过,他并不是瞎猜的,他认为月球是因为离心力从熔融态的地球上脱离出去的,并且他还通过牛顿的理论进行计算,并且得出了月球过去的轨道比现在更接近地球,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月球会逐渐远离地球。
而且这个现象还被后来的科学通过对月球的激光测距所证实。
看上去一切都很完美有没有?只不过,这个理论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它无法解释:为什么月球总是一面朝着地球。我们现在也管这个现象叫做潮汐锁定。
1946年,哈佛大学的退休教授雷金纳德·奥德沃思·戴利改进了乔治·达尔文的想法。
他提出月球并不是因为离心力造成的,而是因为撞击。
不过,他的想法一开始并没有引起重视,可万万没想到,经过后来科学家的研究和分析,这个想法如今却成为了“月球起源“的主流理论,也被叫做:大碰撞。
大碰撞
具体来说,是这样的,大约在46亿年前,地球刚刚形成不久,在原始地球轨道附近还存在着一颗行星,我们管它叫做:忒伊亚(Theia),在希腊神话中,忒伊亚是月神塞勒涅母亲的名字。
忒伊亚的个头和现在的火星差不多大,它一开始也是绕着太阳旋转,后来,忒伊亚距离原始地球越来越近,结果一头撞上了地球。
毕竟忒伊亚并不小,这一撞,把原始地球撞散架了,大量的碎片被泼洒出来。大部分碎片在引力作用下逐渐聚集起来,形成地球,而在地球外围还剩下一圈碎片,类似于土星环一样,后来在引力的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月球。
但很多事情不能仅仅凭借想象力,尤其是科学,讲究的是证据,大碰撞之所以能够成为主流理论,其实不管怎么样是推导过程还是证据都还是挺过硬的。
举个例子,*登月后,其实带回来了月球上的研究,通过研究就发现,岩石***的同位素比例和地球上的完全一致。
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地球和月球的岩石年龄是非常接近的,这也就说明了,月球和地球原来很有可能是一体的,只是后来分开了而已。也就成为了大碰撞理论的主要证据之一。
虽然,大碰撞理论是目前的主流理论,不过,也并不是说没有问题。科学家认为忒伊亚撞击地球时,巨大的能量会产生岩浆海。不过,科学家不仅没有找到岩浆海存在的证据,还发现了地球上存在一些从未被岩浆海影响的物质。这也成了大碰撞理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对于月球起源的认识,也让科学家开始对卫星进行分类,像月球这类和自家行星比起来都不算小的卫星,形成机制很有可能就是通过类似于大碰撞形成的。
关于月球的起源,我们就说到这里。
总结
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月球现在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