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舞蹈训练中的动作,却成为部分儿童受伤甚至瘫痪的“无声杀手”。据报道,我国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医学团队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舞蹈下腰训练已经成为导致我国儿童脊髓损伤的第一大诱因。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我国因下腰导致瘫痪的孩子超千人;近年来,“下腰瘫”孩子数量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半月谈》2月10日) 对孩子而言,“下腰瘫”的医疗是世界难题。专家也从医学角度介绍说,他们会发生脊柱侧弯、严重骨质疏松、泌尿系统反复感染、褥疮、心理障碍等各种并发症,而长大后,他们还将终身与轮椅为伴。当一个孩子不幸患上“下腰瘫”,意味着一个家庭幸福的终结、痛苦的开始,为舞蹈训练付出的代价,着实过于惨痛。 “下腰瘫”的罪魁祸首,无疑是不科学不规范的训练。不管怎么样宣称“教材体系源自*”,还是标榜“训练内容与国际接轨”,说到底,都是一种缺少规范化行业标准下的托辞罢了。更为尴尬的是,入职都没有一点儿门槛要求,“无证上岗”也就司空见惯,而半路出家的舞蹈教练员,很容易因为不科学的训练方式,忽略并危及孩子的身体健康。一些缺乏相关资质的培训机构,违背孩子心理、生理发展规律,也是酿成悲剧的重要推手。 翻看媒体报道,不乏对此类不良现象的曝光,专业人士也屡屡发声。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不科学、不安全的训练方法,至今仍在荼毒孩子们的健康。既然医学团队已经证明舞蹈下腰训练与儿童脊髓损伤的关联性,教育部门、公安机关等职能机构,就应当尽快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为未成年人身体健康着想,该喊停的应当喊停,在切实排除舞蹈下腰训练的危险性之前,要尽快停止有关培训机构开展的不规范训练。特别是对于没有培训资质的机构、缺少专业资质的教练,应当亮出黄牌或红牌,避免误人子弟,贻害无穷。对于青少年舞蹈培训,可以参考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制定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的规范,避免“把下腰、劈叉、翻跟头作为基础动作来训练”。不管怎么样是培训机构还是教练,也都应当取得一定的专业资质,避免门槛过低,造成不规范动作泛滥成灾,伤害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不科学不规范的培训埋下隐患 郭晓东教授研究团队认为,8—10岁及以下年龄的儿童脊柱发育不成熟,脊髓容易受伤,脊髓损伤的治疗目前仍是世界难题。他们对机构、老师、家长提出的预防建议包括:8—10岁及以下的儿童应禁止在舞蹈训练中练*下腰这类过伸脊柱的动作,并谨慎参加其他过伸脊柱的运动;舞蹈教练、参加舞蹈训练儿童的监护人应该被告知,舞蹈下腰等这类过伸脊柱的运动可能会出现意外,并可能导致儿童脊髓损伤;儿童参与这类运动时应积极防护,避免意外,防止这一类型损伤的发生。 目前,少儿舞蹈培训行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怎么教?采访中没有一个机构或个人能回答记者的这个问题。 采访发现,专业的舞蹈学校有专业的教材,而且对哪个年龄段练什么有明确规定,如北京舞蹈学院明确孩子6岁之前是禁止练*芭蕾舞的。 记者注意到,我国一些城市的舞蹈培训机构推出的课程当中,少儿舞蹈往往都是针对“启蒙、零基础、体验、兴趣”进行宣传,而这些机构不管怎么样舞种和地区,都是从3岁开始学*的,包括芭蕾舞。 随着我国少儿舞蹈兴起而出现的各种考级材料,可以说是对少儿非专业舞蹈的教学技术指导。在被业内认为权威的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教材中,少儿舞蹈考级的动作组合并没有下腰内容,而目前少儿舞蹈培训机构的实际教学中,普遍把下腰、劈叉、翻跟头作为基础动作来训练。 郭晓东教授研究的下腰瘫病例平均年龄是6岁,最小的3岁,最大的10岁,8岁以下的居多。在记者采访中,有两个机构和一个培训老师明确说,“我们不会给6岁以前的孩子下腰,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骨骼发育还不完善。” 但绝大多数的机构和老师把下腰作为一项基本功,不管多大的孩子,必练。专业机构不做的事,非专业机构做了,不科学不规范带来的隐患就此埋下。 |
相关阅读
2024-11-06 10:27:36
2024-11-06 10:23:16
2024-11-06 10:20:02
2024-11-06 10:18:20
2024-11-05 12:05:46
2024-11-05 11:30:18
2024-11-04 17:40:07
2024-11-04 17:39:16
热点图文
阅读排行